close
在孩子身上,我們經常能望見人生的哲理
當一群學步的娃兒,顢頇吃力的搖擺向前
試圖在人生的道路上邁進另一個階段時
跌倒是必然且無時不刻都會發生的狀況
有人在跌倒後會迅速的爬起來
縱使跌跌撞撞,可依舊能專心努力的勇敢探索
有人則是會嚎啕大哭,等待著父母的安慰與鼓勵
一旦獲得了立即性的滿足,便會站起來繼續嘗試
不過有的人卻是賴在地上,說什麼都不願意起身
不僅不願繼續嘗試,而且只想一直被人抱在懷中
或許在這些景象的背後
有著父母教養的差異與孩子個性的不同
但撇除掉那些因素來看的話
我們都知道愈快學會走路的
肯定是那些跌倒了還繼續爬起來練習的孩子
畢竟他們不會因為挫折而輕易放棄
不會因為怕痛而不敢嘗試
他們心中想著的是:「趕快學會走路!」
因為專注、努力、不輕言放棄
所以他們能夠比別的孩子早點達成目標
就某種程度來說
他們跌倒之後的恢復力也比別人快
事實上,人生本來就是在嘗試錯誤的過程中成長
可我們常會誤以為犯的錯愈少,便愈容易獲得成功
但其實多半時刻,我們大家所犯上的錯誤都很雷同
也都會面臨到煩惱、焦慮、沮喪和自我否定的問題
然成功之人與他人最大的差異
常是在於誰能從錯誤中學習
誰自挫折中的恢復力較快
在歷經過曲折和打擊後,恢復力愈強大的人
愈能及早重回常態,也就愈能發揮正常的戰力
以至於他作『對』事情的機率便會愈加提高
一個一生只犯過十個錯的人
不一定會比犯過一百個錯的人來得成功
因為關鍵往往不再於犯錯的數量
而是在於誰能繼續站起來面對挑戰
人生不怕犯錯,就怕錯了還改不了
逐夢不怕摔跤,就怕跌倒之後爬不起來
北川舞
文章標籤
全站熱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