沒有人喜歡離鄉背井,
離開那個滿佈思念的家,
因為,愛會讓人牽腸掛肚。
有多少個清晨,醒來的時候,
我希望見到的能夠是你,
有多少個夜晚,伴我入眠的,
是你從螢幕傳來的思念!
在看完《你在那,好嗎》這部紀錄片後,
我內心深深的受到感動,因為親情,因為愛,
因為一段真實的人生,一場真情流露的紀錄,
尤其是在有了孩子後,更能體會到那種:
「分離的煎熬與相聚的美好。」
在台灣,有著為數百萬的外派人口,
每一位在海外工作的外派族,
背後都有一個癡心等候的家庭,
都有一顆顆滿懷孤獨、思念、且期盼相逢的心。
無論是父親或母親,在孩子的心裡,
少了一個,就是會有一塊弭不平的空缺,
擱在那兒,永遠都等著一個人回來填補。
紀錄片裡,那遠距的家庭,遠距的愛,
每次難得的相見,孩子問的第一句話卻是:「你什麼時候要回去?」
這是多麼揪心的思念,多麼害怕失去的恐慌,多麼不捨的問句,
明明當下是團聚,是爸爸回來了,
可內心裡憂慮的卻是,下次見面會是在多久之後。
因為是一家人,所以很想為對方努力,為對方堅強,
那每一次的往返,框在眼裡的是彼此的淚,是不捨,是思念,
那每一次的落空,烙在心頭的是彼此的傷,是愧疚,是無奈。
我一直難忘片中那位母親所描述的心境:
「開著視訊軟體,掛在線上一整晚,即便是睡覺也要開著,
因為那可以感受到對方的存在,一種身在同一個空間的感覺。」
在觀賞這部紀錄片時,
情不自禁的會讓人不斷浮現出自己孩子的身影,
那一舉一動、一言一句,是對家的期盼,對父母的呼喚。
遠距家庭,一個值得我們關心和探討的議題,
雖然片子有點長,但絕對值得你花時間看完,
洋蔥很多,請留意眼淚,誠心地分享和推薦~
北川舞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