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世上沒有一個人是可以被看透的,
即便是自己最好的朋友、最愛的伴侶、抑或最親的家人,
我們每個人所看到的對方,都是局部而非全然的完整,
不是自己傻,也不是對方不老實,而是由於角色的不同。
畢竟,在生活中,每個人都同時扮演著無數不同的角色,
既是孩子、學生、朋友、親人、鄰居、員工、也是愛人…,
我們依據彼此的親疏、喜好、環境、境況、認知、與價值…等,
來決定要揭露哪一部份的自己,好讓他人看到或認識到那個角色,
所以,即便是最親暱的人,也會由於彼此角色的轉變而掛萬漏一。
也因此,
身為父母,其實你不一定知道孩子在學校裡的大小狀況,
身為孩子,其實你不一定清楚父母在職場上的所有行徑,
身為朋友,其實你不一定曉得麻吉在家裡面的全部表現,
身為伴侶,其實你不一定暸解愛人在死黨間的各種作為。
很多事我們不能說、不願意說、或者不必要說,
因為每個人會依照自己的想法與認知,
來決定該和什麼人作怎樣不同的互動,
沒有一個人會赤裸裸的讓人看見完整的自己,
不是不容易,而是幾乎不可能做到。
可多數時候,愈是和我們親近的人,
我們就愈有機會看見彼此愈多的面向,
但那仍不會是全部,也不必要是全部,
只要看得見的那些,足夠滿足我們對他的的喜好和認知便可,
餘下的未知,就當作是對方的秘密,抑或是視覺的盲點了。
或許有一天,我們會再多認識某一部份的他,
也許那時候會更加愛他,但也可能因此不再信任他,
而無法接受的原因,通常是覺得被欺騙,又或者是太震驚,
因為那已超乎對方所建立給自己去認知「他」的價值和準則。
許多人之所以會覺得看清楚了某個人,
是因為當下與過往的認知對比過於強烈,
以至於這份驚蟄打醒了自己,傷害了期望,
其實,只要那未知的部份仍在容忍的範圍內,
能多見到一個面向,總是件值得高興的事,
因為,這樣才有機會再次釐清未來彼此間的關係。
人生路,
別以為看透了一個人才能和他在一起,
因為人是無法完全被看透的:
生活中,
別要求對方事事都得向妳毫不保留,
因為真相從來就沒有所謂的完整。
北川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