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沒想過陪著女兒去上身體律動課
除了能讓一身的老骨頭獲得活動外
還能聽到頗為受用的人生哲理
而且是從一個年輕老師的口中說出
只能說人生處處是驚喜、人人皆我師
這故事原本是上課前的一段小插曲
舞蹈教室裡有個小朋友因為家中多了個老二
以至於會出現某些退化的行為表現
即便現在多數的父母都知道這是正常現象
甚至是不可避免的必經過程
可每每見到小朋友出現這種行為時
多少都會有些憂慮,當然也就會試著去平衡與調整
不過,這位老師卻說出了一番特別的道理
「 其實退化是件好事,是自然出現的行為
別急著去改變或糾正它,因為孩子自己會回到正常
以往我們對於學習或行為都會覺得不進則退
因此對於退化這件事會有焦慮、會想糾正
但對於一個學習藝術的人而言
退化是種遇緩則圓的境遇,只是停下來尋找方向的過程
看清楚了自然會找到自己想走與該走的路 」
縱然這些話的道理我們都懂
但套用在這種現象、置放在孩子身上時
卻似乎常會忘了該要跳脫
反而一心焦慮著孩子心理會受到影響
此外,這位可愛的老師還提到
「 其實我們常會忘了一件事,那便是包容身邊不同的差異
習慣在混亂中尋求秩序,在人群中遵守規則
雖然這些都沒有錯,但卻很容易造成從眾與壓抑
當我們急於給予孩子秩序、習慣與糾舉時
很容易便忽略了差異性、階段性與過渡性 」
她的意思不是說守秩序與養成好習慣不對
而是指面對一個自然發生的行為時我們看待的心態是如何
常常我們是急於叮嚀、糾正與焦慮,以至於忙得昏頭轉向
結果孩子的行為卻不一定能有良好的轉化
不是孩子不懂、不願或不會
而是我們太急、太慌、太掛心
忘了該等、該看、該給時間
想想很多時候自己確實是這樣
一見到孩子某些行為時就急著跳腳
其實或許是因為自己怕麻煩
也可能是懶得說,甚至是好面子
結果忘了給孩子慢慢來的空間
這堂課真是值得啊
北川舞